0471-5105555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备考图书| 直播课砖题库试题资料笔试课程刷题app|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呼和浩特 咨询
    巴彦淖尔 咨询
    乌兰察布 咨询
    鄂尔多斯 咨询
    阿拉善盟 咨询
    包头市 咨询
    乌海市 咨询
    赤峰市 咨询
    通辽市 咨询
    兴安盟 咨询
    呼伦贝尔 咨询
    锡林郭勒 咨询
    0471-5105555
  • 2016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题型

    发布时间:2015-10-22 09:56:27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公务员考试群 华图在线APP

      2016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题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以及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

    2024国考公告查看 国考面试课程 国考公告解读峰会 职位检索查询 图书网课 历年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面授课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络课程

      2016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题型

      内蒙华图 范慧君

      真假推理题型是公务员逻辑判断的一个重要考点,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求解,一直困扰着许多考生。其实,只要掌握“四种矛盾,两种反对”关系,而无需记忆任何逻辑关系图。这种“千篇一律”的普适性解题方法才是解决此类题型的“金钥匙”。

      所谓“四种矛盾,两种反对”的内容,考生务必将其识记,具体如下:

      四种矛盾:(必有一真一假)

      (1)A,—A

      (2)所有都,有的不

      (3)有的,所有都不

      (4)A→B,A且-B

      两种反对:

      (5)有的,有的不: 可同真,不同假(所以,至少一真)

      (6)所有都,所有都不:可同假,不同真(所以,至少一假)

      考生在解题时,第一步,首先寻找这六种关系;第二步,由此来推知其余项真假;第三步,断定真实情况;第四步,把真实情况带回“矛盾或反对”项中,确定其中的真假项。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易于理解和记忆。仅用此方法,考生便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真假推理型题目。下面,我们将结合三道题目对该方法的使用进行完整的解析:

      【例1】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寻找六种关系。很容易发现条件2和4为(1)情况,是矛盾关系,必一真一假。

      第二步:推知其余项真假。又已知只有一假,可知,1和3为真话。

      第三步:推知真实情况。1真知“丙”,3真知“丁”。

      第四步:把真实情况带回“矛盾或反对项”,确定其中的真假。由真实情况:丙和丁是案犯,可知矛盾项中:2为真话,4为假话。

      【例2】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很容易发现条件1和3为(2)情况,是矛盾关系,必一真一假。

      第二步:又已知只有一假,可知,2和4为真话。

      第三步:2真知“—丁”,4真知“—乙”。

      第四步:由真实情况:—乙和—丁,可知矛盾项中:3为真话,1为假话。

      【例3】 甲、乙、丙、丁四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A活动的情况。甲说:我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乙说:如果张帆没参加,那么李航也没参加;丙说:李航参加了;丁说:我班所有同学都没有参加。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正确,由此可见:

      A.甲说的不正确,张帆没参加 B.乙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了

      C.丙说的不正确,张帆没参加 D.丁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很容易发现条件1和4为(6)情况,是反对关系,至少一假。

      第二步:又已知只有一假,可知,2和3为真话。

      第三步:3真知“李”,2真知“张”。

      第四步:由真实情况:李和张,可知反对项中:1为真话,4为假话。

      通过以上题目的解析过程,不难发现“掌握五种关系,固定解题思路”,才是我们解决真假推理题的关键。这种“千篇一律”的技巧,可适用于各种真假推理题,只要掌握了它,我们就能快速且有效地解决此类题目。最后,祝愿所有考生能取得理想成绩!

    【独家稿件声明】本文属于原创,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推荐: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以上是关于2016国考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之真假推理题型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国家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4国考领航计划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内蒙古华图
    • 内蒙古华图课程咨询表

    考试工具

    招考信息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图书教材
    试题资料
    网络课程
    课程商城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nmg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直播讲座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考编攻略 在线刷题 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