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1-5105555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备考图书| 直播课砖题库试题资料笔试课程刷题app|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呼和浩特 咨询
    巴彦淖尔 咨询
    乌兰察布 咨询
    鄂尔多斯 咨询
    阿拉善盟 咨询
    包头市 咨询
    乌海市 咨询
    赤峰市 咨询
    通辽市 咨询
    兴安盟 咨询
    呼伦贝尔 咨询
    锡林郭勒 咨询
    0471-5105555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把握关键语句

    发布时间:2012-10-25 09:43:56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公务员考试群 华图在线APP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把握关键语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把握关键语句,以及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

    2024国考公告查看 国考面试课程 国考公告解读峰会 职位检索查询 图书网课 历年分数线

    推荐: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对关键语句的把握是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准确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环节。一般是指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衔接、照应作用的句子,在句意上比较隐晦难懂的句子等。理解它们的含义,仍然离不开具体语境条件。

      例题:据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和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解答:选择B。结合具体语境可知,这句话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说明这句话,下文先介绍了厂家的说法,又谈了研究人员的看法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厂家的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句不符实。原文并没有否定"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科学性,倒数第二句话还对这类物质的特点作了分析;原文也没有否定"生物降解"的现实性,开头强调并不能真正生物降解的塑料是"大多数",结尾讲"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的"每个产品"是"经他们试验"的产品,并不是所有产品。所以A、C有误。D是明显的干扰项。

      3、概括具体内容

      概括具体内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炼与升华。在抽象概括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

      例题: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生存的根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解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这个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的心脏地带。

      对上文主旨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的跳板

      B、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对游牧与汉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C、 阐明历史上游民族与汉族激烈矛盾的由来与发展

      D、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解答:分析备选答案可以看出:C项内容有偏差:A项只讲游牧民族,不全面;B项虽然内容概括全面,但仍是就事论事,并不是这段文字的主旨;D项是正确答案,比B项更具有概括性。

      【推荐链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消息汇总

      【报名快讯】招考公告 |国考职位表 | 报名入口 |考试大纲|在线答疑|

      【报名指导】报名200问|报考指南 | 专业对照| 大纲解析视频|报名人数|

      【报名下载】报名登记表 |报名推荐表 |各部门代码 | 联系方式|

      【备考资料】如何选择职位|如何报考 |行测备考|报考30问|

      【备考专题】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辅导课程】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以上是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把握关键语句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把握关键语句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国家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常青藤)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4国考领航计划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内蒙古华图
    • 内蒙古华图课程咨询表

    考试工具

    招考信息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图书教材
    试题资料
    网络课程
    课程商城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nmg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直播讲座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考编攻略 在线刷题 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