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
发布时间:2013-10-15 15:19:2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2014年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由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以及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
2024国考公告查看 | 国考面试课程 | 国考公告解读峰会 | 职位检索查询 | 图书网课 | 历年分数线 |
2014年的大纲以以不应万变。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分模块进行一一的解读。从不变应万变有很好的福音。就是大家之前的复习方向和策略是正确的,假设今年大纲变化非常的大,可得在未来的备考和短短三四十天的时间里压力非常大。所以从现在的状态来讲,大家的复习第一是有效,第二是有备而来。简单的看看大纲在整体能力上有哪些要求?这些文字很简单,都是大纲的原话。大家涉及到的题型提醒大家注意。 言语理解与表达 |
首先,大纲第一个环节提到了“查找信息”的要求。查找信息从2010年到2013年这几年的国考试题来讲,言语部分的阅读量增加而且难度增加,所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要求高了。如果你被冗杂的信息误导,这些并不是你需要的,并不是题眼,但是会受到非信息源的干扰。还有一点是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大家想想除了行政测验能力以外,理论需要概括吗?依然需要。所以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公务员是一盘棋,大家在这方面的能力都要提升。 |
其他的说一下这三个题型。 |
除此之外,大家会发现让你试着推断下文,另外给你一个横线让你填空,说一下四个选项哪个适合这句话。这些题目都是间接考察优化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怎么选出最好的答案。在文科类的题目当中,我希望大家建立择优的概念,而不是对与错的概念,更多的是择优性。在大纲当中,大家会发现有例题,今年的例题没有任何的改变。依然是沿用了2012年的试题,一道是意图判断题,还有一道逻辑题。所以大家在复习思路上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只有在试题当中找到该找的路。 |
最核心的试题是从2007年开始,从2007年我们加入了非常稳定的题源,就是每年有20道的逻辑填空题,这是核心的题源。虽然大纲没有变,但命题趋势有了变化,就是从单一化到复合化。之前很多题目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能30秒内绝对搞定,而且又快又准,但是2013年已经不适用了。因为我们的命题发生了内在性转变,这种内在性主要考察阅读的思维,和阅读思维的能力,最关键的是把我们的考点和题型复合化。 |
举一个例子,说这道题的主旨和意图是什么。从这几年的考试来讲,不单纯依照于我们的提问方式,更多的是从整个文本的阅读情况定夺,还要考虑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举例来说,我们去年出现了大量的意图判断题,间接考察的是归纳和概括,其实就是主旨题。我希望大家在复合化的趋势当中,不要单纯把方法机械化使用,要结合整个文本的阅读方式进行梳理。 |
在这里可以关注一下阅读的方式。去年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说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我们说问主旨和思想的提问还是很常见。但是这里不是考主旨是什么?而是考主旨无关。第二名言,你至少要对名言的内有了解,所以这里也考察了你平时的积累。 |
从单一到复合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呢?首先要提高能力。这里考察的就是言语和理解的能力,言语模块的题目70%都是要先看懂的,剩下的30%要在看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如何提高理解能力呢?这里给几个大家好的载体。这些载体都是国考的来源,比如人民日报等等。这些阅读大家可以选择半精读半范读。 |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表达能力。表达有规范表达、优化表达。申论当中语病是不能犯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优化表达?如说得好、表达的流畅?言语就是客观化的选择,给我你选择你做判断,这个难度是降低的。大家要培养一种语感。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知道就是对的,这就是语感。这就是基于之前题源的。换言之,我们命题人从什么样的材料当中攫取题干?这就是他的规范语言。如果大家从这些材料当中找到语感的话,我相信在整个逻辑填空20个题目中会更准确。 |
有些人说复习到后期逻辑填空越做越蒙,有这样的感觉?我说怎么有这样的感觉?他说一想就做错了。本来选A,后来手痒痒改了B,后来看答案错了,这就是语感的问题。大家做题目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第一是浪费做其他题目的时间。第二,妨碍你的准确判断。这20道逻辑填空应该是又快又准,如果不能保证准,那需要保证快。我见过有的同学用20到25分钟,这样必死无疑,应该用10分钟。 |
我给大家提一个要求,你不能说20分钟做完没有意义,如果不提准确率是不行的。我们是既表示准确率又有速度。在言语部分,如果大家保证整体的准确率在70%-75%,这部分就算过关了。但是这是基于整个模块都平衡的选手,举例说,如果你数量关系比较薄弱,数学比较差,属于这种类型的,言语一定要再提高,至少达到80%以上。因为这部分的分值还是非常客观的。每道题0.8分,40道题,总分32分,和100分的1/3。所以你要抓住70-75%,甚至80%,你言语部分就算过关了。
|
但是不要完全的题海战术,题海战术什么是有用的?就是逻辑填空这部分。不要纠结,也不要反复的思考。10到20分钟以后,要花20到30分钟揣摩为什么这个答案是这个,问题出在哪?这是你要把功夫做到题外的。这是做的一个补充。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大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
我简单跟大家分析一下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两部分。大家可以记一下我的微博名字,因为太第一时间了现在还没有放,一会儿我会放上去。首先从大纲来说,不光今年一字未变,这四年都没有变化,大纲唯一的变化就是,从2012年到2013年的时候资料分析的例题进行了更换,今年的例题仍然是去年的例题,没有变化,所以大纲是趋稳。 |
大家首先关心的是数字推理今年到底考还是不考?希望第四年不受欺骗了。大纲这部分一直以来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也就是说,大纲里有的可能不考,大纲里没有的可能考,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它只是作为一个实例。今年考数字推理的概念非常小,所以大家简单看一下就可以了。你至少知道什么是三级等差数列,当中比较基础的你要心里有数,这是第一点。 |
第二,在资料分析的描述上,它说主要“测查对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这是一定要注意的。第三,在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的描述上有两个词。数学运算说“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一般意义上理解,数学运算解决算出答案,但是它说是计算或者推出结果。有些是靠算出来的,有些是靠推出来的。言外之意,我们做数学运算的时候不仅要学会运算,更要会根据选项排出结果。资料分析说的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其中“推测”以前没有,而这几年一直强调推测。这个推测非常重要,告诉我们分析资料的答案,往往不是真刀真枪算出来,很多时候是根据选项估算出来的,这是第二点。 |
第二点特别关心的也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讲的东西,就是关于考点的预测。 |
另外一个热点是资料分析。一篇6分钟,正常情况下四篇所以24分钟,或者25分钟,不要多也不要少。其次是方法,资料分析最重要的方法是速算,速算最重要的问题是很多人说,这么多种方法不会算。我说只要记住3种方法。第一是估算法,第二是直述法,第三是其他任何一种你自己使用比较熟练的方法。方法陈列那么多是供大家选择的,而不是让大家全学会,你全学会往后做就等于没有做了。17:53 |
最后一点。 |
最后告诉大家训练问题,考前一定要做大量的训练。第一把顺序做好,把时间卡好。顺序一定要固定自己的顺序,固定的顺序不要随便动。因为你动来动去很有可能上了考场做着做着以为做完了,回头一看怎么数学还没有做?一定要固定顺序。 |
判断推理 |
看了整个大纲以后,所有的字都没有变,所有人都用逻辑的思维跟我一块看一下。 |
如果大家仔细分析,去年图形推理的考试中已经出现了端倪。去年的考点并不是近些年来熟悉的,那些考点虽然不难,但是往回挖在2002年、2003年是可以挖到的。比如相交的交线等等,这是整体跟大家说的第一个观点 |
第二个观点,图形推理的模块不变的有两个,变的有两个。不变的第一个是结构不变,“5+5”,5道题应该是分类的,给你六个图形分成两类。因为分类题目的出现,使得图形推理的考点可以增多了。很多题目去识别男女,给你五个图形有三个可能,没有办法再考了。但是分类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规律花样翻新的出来。 |
第三个思路,惯性不变。 |
第三方面是创新,只能是题型创新和规律创新。 |
第二是定义判断。从去年开始定义判断开始不断改了,定义判断主要改在什么地方呢? |
第二,冗余信息增多,它的核心本质是迷惑。我可以大胆地预测,冗余信息给出的东西有可能是你错误的依据。什么意思呢?这个定义已经定完了。我最后给你一个冗余信息,最后给你一个非核心的信息,最后你发现信息中有了,其实并不是核心的。我经过一年的思考,对于定义判断细分出来研究去年的题,我觉得一个是辨析,用多定义的形式考察;一个是用于迷惑,用冗余的形式考察,应该是定义判断往下走的路。关于问题就是应用。之前是属于不属于。现在是谁用了这个原理,这个不多解释,因为这个题出出来对大家的迷惑并不多。 |
选项我要提了,我去年就这样猜了。以前的选项都是最直白的话,就是前面有一个定义,接下来用一个直白的话去匹配。如果变难了,就是选项也要二次考虑。比如出一个诗句,所以翻去年的考题,我一直想这里会用诗句的形式,其实是增加了选项的难题。如果是诗句要先翻译成白话,这是一个趋势。未来的话不排除用诗句,我用算式或者其他的形式出现,这个大家持续要关注。 |
第三,类比推理。 |
第二在逻辑关系上。如果你理解类比推理只理解三个,一个是理解贴近与相似,第二是逻辑关系,第三是一组相关的词。我只能说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是不是一步大家正好踩到,只要方向没有错,就没有问题。但是第几步踩到,要看每一年每个人的表达。比如说字音、造字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你要清楚,冲刺的时候要好好听。第三组的“一组相关的词”,已经出了很多这样的题,回到对对联就行。第四个是逻辑判断。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说这几个。 |
第一,逻辑推论。逻辑推论会引入一些逻辑常识,最早引入的是谬误。谬误在这里有可能找论证的漏洞,是你最早要学的逻辑常识。 |
第三是创新题型。我们现在陆续出了两年的平行结构,与上面结构类似的是什么?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很多人知道真假推理,但是有没有人知道独新(音恩)推理,这个要知道。现在还没有引入到公务员,但是周边的领域考的都很火,建议关注。 常识判断 |
对于常识的判断,我们不要把常识看得像之前那么沉重,其实常识在我们作答的过程中,应该成为我们快速和快乐之源。以前常识判断在应考的过程中讲过,要养成常识的习惯,常识的习惯非常重要。
|
常识模块也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即使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读大纲是通过大纲表层的东西,挖掘考试背后更高效、更容易取得致胜成功的方法或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常识注重了向能力过度的考核。以前我们只是了解常识一出来,看范围有没有改变。其实我们现在应该往后压,因为随着公考逐年成熟和高端,要求非常高了。从这个层面我们在解读新大纲的过程中,我把今年的大纲从形式上,给大家归纳出来直接应对的方式,或者说应考的趋向。 |
从新大纲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只从表面的高密度的知识的考察,因为现在考察的是了解的认知点,其实是平时积累的能力。重要的是指向了考试的核心,考的是大家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也就是说告诉大家,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知识密集型考试,是知识之上的素质能力、归纳、总结和判断的考核。而不是之前拿着常识模块的宝典,或者拿着模块的知识背,这已经没有用了。 |
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家要记住,我们在应考过程中要以能力为主,而不是记住了哪个知识为主,不再对常识的作答致胜性的作用了。建议从这个大纲应该读出来,剩下的几十天培养的是我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不要再背相关的知识了。
|
接下来看一下近几年的考试,我给大家做了图表性的分析,毕竟还有一部分的考生没有做过纵向的分析。这也印证了我们在考试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由范围考核进行了知识的相关测验。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试题做一个整体的回顾,考试范围没有变,但是考题的侧重点变了。2012年的试题较2011年有很大的飞跃,比如2011年考四大名著哪个作者是错的。2012年会考匾额和古迹之间的关系,这就说明在知识积累上进行了能力、引申能力的综合判断,而不是单项的考核。,这是2009年到2013年考试范围。我们下面复习的时候,也要把应考的侧重点做一个偏导。18:27 |
这是2009年到2013年常识考情的题量,不要不要相信说今年主要考察政治,或者说主要考察历史这样的说法了,不要把哪个方向、哪个学科门类作为一个重点、非重点。其实比例是差不多的,考核是很均匀的。这是我跟大家做的常识历年考试的分析,想通过大纲的面目,让大家在最后四十来天做应考层面的调整。 |
我们来看下一页。我最后的落脚点在这里,大家接下来应考的时候本着这样几个基本点。 |
以上是关于2014年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考解惑访谈,行测不变应万变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admin)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备考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