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行测备考(25)(2)
发布时间:2022-01-26 14:34:08 内蒙选调生招聘考试网 来源:内蒙古华图
1.【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写“我”成为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以及村子里的几本书,即最初的阅读来源,关键词为“阅读”;第二句写“我”的知识是用耳朵听来的,是我最初的文学灵感来源,突出用“耳朵”这个特殊的汲取灵感方式。包含“耳朵”和“阅读” 的只有 A 项和 B 项,排除 C 项和 D 项。
第二步,后文中,作者说“就像……汲取了最初的灵感一样”,后面便具体介绍了耳朵听来的“灵感”。比较 A 项和 B 项,既然是作家,更多的靠汲取“灵感”来写作,而不能是
“回忆”,排除 A 选项。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和 D 项的“回忆”在文段中没有直接体现。
C 项的“阅读、故事、灵感”没有体现出第二句的“我的故事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 中的“耳朵”。
2.【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介绍了先秦儒家“人情一 秩序”理论的利与弊。接着以“这种理论”之前前文,引出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对 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最后对其“有益启示”进行论证。
第二步,文段结果为“分-总-分”,主要讲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对于当下的有益启示,即“现实意义”。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时代特征”强调在某个特定时间事物自身的特点,不能体现对当下的影响。
C 项的“独特性”没有体现,文段并未显示出先秦儒家“人情一秩序”理论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和比较。
D 项“深远影响”指较长时间对事物的影响,主要是对未来的影响,不符合文段对当下的影响。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用一系列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名为“西班牙公主”的这艘船在
50 年的航海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次挫折和失败。第二句话又用一系列的数据展示了上千年来所有出厂的船舶中,很多船都有过很多次受伤的经历。
第二步,整个文段是“分—分”结构,提炼前后两层意思的共同点,即要经历很多次挫 折和失败。
第三步,比较选项,C 项强调“尝试”,与文段强调的“挫折和失败”,话题不一致,题目要求选择与主旨无关的选项。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中“失败”、B 项中“败而不馁”和 D 项中“永不失败”都有“失败”的意思,与原文主旨意思相符。
内蒙古选调生考试报考、备考有疑问?加群咨询 | |
![]() |
![]() |
微信客服 | qq群569169456 |

以上是关于2022年内蒙古选调生考试行测备考(25)(2)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2内蒙古选调生备考,选调生考试备考,选调生公告,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选调生招聘考试群 ,及关注内蒙古选调生招聘考试网。
(编辑:su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