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观题高频考点之“规律”
发布时间:2016-04-27 16:36:40 内蒙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教育学主观题高频考点之“规律”由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教育学,高频考点,以及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教师招聘考试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欢迎加入教师招聘考试群:760063761。
教育学主观题高频考点之“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一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一规律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抓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指在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要求教育要长善救失,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先天素质、内在机制、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一规律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因材施教。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间接经验指的是他人的认识成果,这里主要指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指的是学生亲身获得的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由不知发展到知的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育性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识是思想形成的基础,思想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在教学中既要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三、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以上几条教育学涉及到的“规律”,往往都是主观题高频考点,所以各位考生务必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相关阅读:
2022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网 | |||
公告 | 2022各地教师公告汇总 | 教师招聘职位表 |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
资讯 | 教师招聘考试时间 | 教师招聘准考证 |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 |
资料 | 教师备考技巧 | 教师试题资料 | 教师面试公告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以上是关于教育学主观题高频考点之“规律”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教育学,高频考点,的相关信息敬请加入教师招聘考试群 ,及关注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网。
(编辑:y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