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政法干警

招考信息备考试题| 笔试课程面试课图书|砖题库直播职位 |微信微博师资|

  • 课程在线咨询
    呼和浩特课程 咨询
    红领培优课程 咨询
    巴彦淖尔课程 咨询
    乌兰察布课程 咨询
    鄂尔多斯课程 咨询
    阿拉善盟课程 咨询
    包头市课程 咨询
    乌海市课程 咨询
    网上支付 咨询
    其他城市 咨询
  •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 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 > 备考技巧 > 民法 > 2016年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备考材料(民法概述)

    2016年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备考材料(民法概述)

    2016-09-07 13:59 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网 http://nmg.huatu.com/zfgj/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16年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备考材料——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概念:《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下面用往年真题为大家详细的说一说民法。
      【真题实例】 在我国,目前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我国目前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目前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规定,我国民法有如下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一方只能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行使权利,不得将自己的意志非法强加给对方。在民事活动中,无论当事人的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有无差异,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平等原则体现了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自愿,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涉民事主体依法表达其自由意志或非法阻碍其实现民事权利。
      公平,指民事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观念进行民事活动,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平利益。
      等价有偿,要求民事主体在财产流转关系中进行等价交换,取得财产权利应当支付对价。至于民事主体之间自愿无偿赠与财产或者依法继承财产、履行家庭成员间的扶养义务则属于例外的情形。
      诚实信用,指当事人应讲诚实、守信用,公平地考虑对方的正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善意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民事主体可以而且只能依法行使其合法民事权利并获取因此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当其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依照法律程序寻求合法保护。
      4.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真题实例】 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这体现了()。
      A. 诚实信用原则 B. 民事活动自愿原则
      C. 民事活动公平原则 D. 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的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体现了民事活动自愿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为民法的调整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民事法律事实
      所谓民事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情况。民事法律事实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
      (1)事件。事件指与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如人的生死、地震、洪水等,这均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或控制的。
      (2)行为。行为指由人有意识地进行的、致使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化或者消灭的活动。行为分为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根据法律评价,行为还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
     
        下面用往年真题为大家详细说一说。
      【真题实例】 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A. 日出 B. 备课
      C. 赠与 D. 恋爱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A项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没有引起法律关系,故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B项、D项属于人的行为,但该行为本身也不直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备课、恋爱行为都不足以从法律上约束行为人,故也非法律事实。只有C项赠与,作为人的行为,一旦实施赠与,即可产生法律关系,赠与人受其赠与承诺的约束,受赠人可以通过赠与行为取得赠与物的所有权。故赠与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答案选C。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所有民事法律关系都不可缺少的因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简称民事主体。在我国,能成为民事主体的主要有公民、法人两种,此外,还有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户、个人合伙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国家。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对他方享有的民事权利或者负有的义务。民事权利指民事主体依法可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义务指民事主体在法律上受到的应当为或者不为的约束。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实现,是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所达到的目的。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我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有物、行为和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真题实例】 A县人民政府为建设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到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A. 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B.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C. 应属政府行政行为
      D. 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之一就是参加者的法律地位平等。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私法关系,相对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公法关系而言,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无论是个人、企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是整个国家政权,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独立的,一方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其意见。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因实施国家行政权而发生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地位具有不平等性。本题中,A县政府并没有行使国家职权的行为,而是以一般社会主体的身份与B银行产生财产借贷关系,因此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由此可知,本题答案选A。

    (编辑:高铭泽)

    2016年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招生简章
    砖题库 华图教育在线 海量试题免费做
    图图 咨询 反馈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客服咨询 电脑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16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