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内蒙古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7(2)
发布时间:2015-01-12 10:11:32 内蒙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互联网
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消息: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2015内蒙古教师招聘信息与备考资料,请随时关注,华图温馨提示广大考生提前进入备考期 ,同时诚邀您关注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nmghuatu。
2.夸张。它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
3.拟人化。它是指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称为拟人化。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
4.典型化。它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五)想象的品质
1.想象的主动性。想象的主动性是就想象的目的性、意识性的程度而言。它使人的想象有方向、有中心。
2.想象的丰富性。想象的丰富性是就想象内容的丰富程度而言。它一方面取决于头脑中已有表象的多样性,已有表象越多样、越具体,想象的形象也就越丰富;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当前事物的理解程度。
3.想象的生动性。想象的生动性是就想象表现得活泼鲜明的程度而言。想象的生动性是以表象的生动性为转移的。一般说来,表象越富有直观性,则由之形成的想象也就越富有生动性。
4.想象的现实性。想象的现实性是就想象与现实相符合的程度而言。任何想象总是超越现实,但又不能绝对摆脱现实。想象的现实性使人的想象可望可及。
5.想象的新颖性。想象的新颖性是就想象所构成的形象的新异程度而言。想象的新颖性是通过表象的改造而实现的。想象所构成的形象越是出乎意外,越是异乎寻常,则它越富于新颖性。
6.想象的深刻性。想象的深刻性是就想象所构成的形象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程度而言。想象的形象是否深刻,一方面取决于是否能从典型的高度出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深刻地改造;另一方面还必须具备有关的高水平的技能,如科研技术、写作技巧等。
(六)中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完成作业,必须开展有意识、有目的的想象活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经历的增长,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个体的想象从空想到理想,内容越来越趋于现实,且理想也越来越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由于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独创的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三、再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表象储备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材料越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越正确。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词语及实物标志便于人们理解并正确地再造想象;反之,人们就很难正确、逼真地进行想象。例如,古代用“樱桃口”“杏核眼”“柳叶眉”等语言描述女人的美貌,显得十分形象、逼真,读者想象起来也比较容易。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再造想象是依赖语言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进行的。一个人读小说,如果读不懂文字,他头脑中就不可能有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可见,正确理解词语和实物标志的含义是形成再造想象的重要条件。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1.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