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1-5105555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备考图书| 直播课砖题库试题资料笔试课程刷题app|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呼和浩特 咨询
    巴彦淖尔 咨询
    乌兰察布 咨询
    鄂尔多斯 咨询
    阿拉善盟 咨询
    包头市 咨询
    乌海市 咨询
    赤峰市 咨询
    通辽市 咨询
    兴安盟 咨询
    呼伦贝尔 咨询
    锡林郭勒 咨询
    0471-5105555
  • 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9

    发布时间:2015-10-27 09:04:26 内蒙教师资格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群 华图在线APP

      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9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关于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以及教师资格考试备考信息。请关注教师资格考试网/内蒙古人事考试网!以及加教师资格考试群:545842368获取更多信息和教师资格资料。

    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消息: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第一时间发布 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与复习资料 ,请随时关注,华图温馨提示广大考生提前进入备考期 ,同时诚邀您关注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nmghuatu

      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29: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使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师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然而,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能不能主动配合教师,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激发学习的兴趣,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启发积极思维,同时,也唤醒教师的教学热情与责任感,激励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相反,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互不信任、彼此戒备,将会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保证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的方式,教育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生存方式的具体表现。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不同的生命活动形态,对建构师生自身的价值形成不同的意义。专制的师生关系会培养学生的依从性、专制的品质,民主的师生关系会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因此,师生关系除了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手段价值以外,还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本体价值、目的价值。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又作为合作者、共享共创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亲密关系。学生在教育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体现出自主、张扬的个性,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最初的人生幸福,进而发展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可敬,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良好校风的保证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师生关系状况投射出学校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状况、管理水平等。师生关系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在校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限定性

      这是由学校教育性质决定的,即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不论是否互相喜欢,都必须接受对方。如果师生关系融洽,会使双方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否则会给双方带来不愉快,而学生比教师更感到不愉快和不自由。因为教师是施教者,总有控制学生的权力;学生是受教育者,必须服从教师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产生逃避和对抗心理。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由于教师比学生处于优越的地位,就使得教师很容易滑到权力主义的道路。

      (二)工作关系的规范性

      学校是一种规范性组织,其一切关系都带有规范性,因此,师生关系也有规范性。师生关系包括工作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师生关系中的规范性主要是通过工作关系体现的。而这种工作关系又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最能体现师生关系规范性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工作关系,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协调进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及课堂纪律要求,建立起协调的工作关系。但是,在重视工作关系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关系与心理关系。如果只有工作关系,那师生之间就是一种冷漠的、公式化的、表面的关系。

      (三)教师地位的主导性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师生关系的建立也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交往技能靠教师来培养,师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主要靠教师来导向,师生人际关系的矛盾主要靠教师来协调。师生关系的好坏,责任主要在教师。当师生关系紧张时,教师首先要反省自己。任何把责任推给学生,怪罪学生的行为都是没有道理的。

      (四)学生参与的能动性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有学者指出,在现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中,不主张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而是着眼于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和方式,并根据有关理论建立师生关系模式。在各个理论模式中,以相互作用模式较有影响。相互作用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主要研究非正式团体,注重非正式团体中成员之间的面对面的交互作用。总之,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动性。

      三、师生关系的表现

      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师生之间存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主体间关系;从教育学角度看,师生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师生之间存在认知、情感、个性相互作用关系;从文化学角度看,师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共享和创新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之间存在角色关系、互动关系;从管理学角度看,师生之间存在管理与自我管理关系等。

      (一)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高位与低位、权威与平庸框架下的等级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尊重蕴涵着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被尊重蕴涵着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社会公德,不需要怀疑它的存在性,不需要证明它的存在条件。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世界上,都应当在尊重与被尊重的环境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同样是相互尊重,他们虽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作为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对方的尊重,这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一项绝对权利,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履行义务,依法保证学生享有受教育的资格。

      (二)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教与学“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教学效率。教、学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是师生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既包括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教师要钟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成为受学生信赖的良师。另一方面,教师心灵的窗户要始终向学生敞开着。如果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学生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教师,更不可能与教师交朋友。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一同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对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学生信任了教师,才会接近教师,才会和教师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教师变成知心朋友。

      成为朋友的师生之间,彼此都充满了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既可以增强教师教好学的信心,又能增强学生学好习的自信。师生间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需要爱做桥梁,爱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在师生关系中,爱既是师生朋友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又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爱,因为来自老师的爱是其他任何方面的爱所不能替代的。同时,老师也不要随意拒绝或冷漠来自学生的爱。

      (三)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从观念上讲,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为封建专制特权政治服务,因而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驯服的工具和恭顺的奴仆。在资本主义时期劳动力属于机器的一部分,学生则被视为“后备的机器”。无论是驯服的工具,还是“后备的机器”,学生作为待用的工具的性质并没得到改变。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在教育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的人”,他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被视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正如《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所说:“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作为被服务者的学生要尊重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同时教师要扶持和爱护学生,二者相辅相成。

      从职能上讲,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从一个角度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标准。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必须针对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四)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内涵。但现代教学中的“教”已不再单指传道、授业与解惑了,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学高为师。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掌握着教学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知识的源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权威地位和示范作用的第一因素。

      其次,身正为范。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许多高尚的品质,如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待人热情、正直、诚实、准时守约、乐于助人、勤奋以及公开承认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指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教师“教”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人的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自信心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以能力为媒介后天逐步习得的。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取得成功,是培养和强化学生自信的有效办法。只有自信,才有自尊,才有自强。

    <<<点击查看更多 2016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汇总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图书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https://htjy.cc/5/c8Rw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内蒙古华图
    • 内蒙古华图课程咨询表

    考试工具

    招考信息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图书教材
    试题资料
    网络课程
    课程商城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内蒙古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nmg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直播讲座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考编攻略 在线刷题 关注获取